结核病简介
发布时间:2021-05-17 09:09:22
肺结核的那些事儿
在人类与传染病的斗争中,曾令人束手无策的“白色瘟疫”——结核病并没有消失在历史长河中,而是继续伴在我们身边,从未离开。
“白色瘟疫”
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。结核分枝杆菌可以侵入身体的任何一个部位,尤其喜爱侵犯肺部,故又被称为“肺结核病”。


图片来源:网络
长期以来,结核病是严重危害公众健康的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,据WHO估算,全球每年新发病例约1000万人,每年约150万人死于结核病,其中我国约占10%,是全球第二大结核病高负担国家。
肺结核常见症状
肺结核的常见症状为咳嗽、咳痰、咯血或血痰,还可能出现胸闷、胸痛、低热、盗汗、乏力、食欲减退等。


图片来源:网络
肺结核早期可无症状或症状轻微,且症状不典型,不易被发现,需要提高警惕。若咳嗽、咳痰持续2周以上,就应高度怀疑是否得了肺结核。


图片来源:网络
肺结核患者是结核病的主要传染源。结核分枝杆菌通过咳嗽、打喷嚏等方式随飞沫播散到空气中,健康人吸入就有可能感染。
诊断与治疗
肺结核的诊断以病原学检查(痰中发现结核分枝杆菌或其核酸)为主,结合接触史、临床表现、胸部影像等综合分析作出诊断。


图片来源:网络
一旦确诊为活动性肺结核,就需要进行抗结核治疗,并遵循“早期、联合、适量、规律、全程”的治疗原则。肺结核一般使用药物治疗,治疗周期较长,最短疗程需6个月,耐多药肺结核治疗则需要2年甚至更长时间。
绝大多数患者若全程规范化服药是可治愈的;私自停药或间断服药会导致治疗失败、复发,甚至产生耐药性,治疗时间更长,治疗费用更高,治愈率也将下降。
预防


图片来源:网络
戴口罩、不随地吐痰、咳嗽或打喷嚏时掩住口鼻可以有效地减少肺结核的传播;另外,养成勤开窗通风的习惯,保证充足睡眠,合理膳食,加强体育锻炼,提高抵御疾病的能力,也是避免感染的重要手段。
注意!
出现咳嗽、咳痰2周以上等肺结核可疑症状或在体检中发现疑似肺结核,应当尽早前往结核病防治机构完善相关检查,做到早发现、早诊断、早治疗。
